“曹丕有野心却没有才能,至少比起他爹差远了。”
“虽然他手下谋士可能不容我,但我拿捏曹丕还是跟玩一样。”
“看我写封信给他。”
司马懿胸有成竹地对两个儿子司马昭、司马师说道。
司马懿善于抓关键,硬把重点全写在了信里。
“臣司马懿叩首,先王病故,臣悲痛流涕,也望大王节哀。”
“臣本魏王驾下小臣,今侍奉大王如同尊敬先王。”
“大王之故,关羽其罪当诛。臣守雍、凉实为殿下。”
“懿有一计,可灭关羽、刘备、江东。”
“今天子刘协无德无能,才能不及殿下百分之一。”
“殿下可取而代之,建国大魏,发废帝刘协于许昌,以示羞辱。”
“再封江东孙权为吴王、荆州牧,暗中挑唆,让其背刺关羽。”
“同时臣与殿下起兵伐之,可一战成功。”
“灭了关羽,再图江东,扫灭刘备,天下可定,臣司马懿顿首。”
以上就是司马懿亲笔书信的内容。
能够看出来,司马懿真是个人才,几句话就说到曹丕心坎上了。
司马懿假装尊敬曹丕,表明了自己臣下的身份,又巧言自己是替对方镇守雍、凉两地,一下子就消除了对方的疑惑。
同时他抓住曹丕自大有野心的弱点,竟然提议让他取代天子刘协,这看起来是尊敬曹丕,实际上是坑他,把他陷入天下的讨伐声之中。
封孙权为吴王、荆州牧,这不过是挑起孙权与关羽的矛盾,让他们为了荆州互撕。
至于司马懿说自己协助曹丕讨伐关羽,实际上纯属扯淡,这不过是他想让曹丕与关羽鹬蚌相争之计罢了。
可是司马懿说得跟真的一样,又全中了曹丕的心思,因此曹丕还真就信了。
“不可不可。”
“此乃司马懿之计也。”
“他不过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罢了,”
贾诩马上洞察了司马懿的诡计。
“文和之言谬也。”
“那司马懿之言虽不能全信,却也有些道理。”
“今大王天下归心,文武全才,那天子已跟摆设一样,要不要都无所谓了。”
“不如让大王以正大统,这样讨伐他人也就名正言顺了。”
王朗又冒了出来,表示赞同司马懿的意思。
“这是司马懿之计。”
“不,我看这方法可行。”
“不要中计。”
“大王理应上位。”
众文武就当着曹丕的面再次互撕了起来。
许褚、张辽、张郃、李典、乐进等武将头脑不够灵活,全部清一色支持曹丕上位。
王朗、华歆、吴至等少数谋士也听从了司马懿之言。
程昱、贾诩、刘晔、荀攸这些一流谋士看穿了司马懿的鬼把戏,全部表示反对。
“众卿勿争。”
“孤意已决,为了天下黎民百姓,只好勉为其难取代刘协了。”
曹丕面带笑容说道。
好家伙,能够把造反说得那么高大上,也就只有曹丕了。
就这样,曹丕不顾谋士反对,真的就听了司马懿的话,取代了刘协。
由于过程繁琐又无意义,这里就不细表。
曹丕上位后,追封父亲曹操为魏武帝,同时派人把废帝刘协送到了许昌,以示羞辱,又令人去江东加封孙权为吴王、荆州牧。
曹丕篡汉的消息马上传到了许昌。
建安二十五年三月,许昌城。
关羽正在校军场检验刚开发出来的十发连弩威力。
“报,曹丕篡汉自立,还派人把天子刘协送来许昌。”
“他还命人去江东封孙权为吴王、荆州牧。”
探马禀报。
“哦?”
“有这等事?”
关羽放下了手里的连弩,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