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是生命的复苏。
更像是绝对死寂环境中,那点蕴含混沌与逆熵之力的“生物质余烬”,在漫长的时间流逝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微弱刺激下,开始了极其缓慢的…自组织进程。
它遵循着某种源自艾拉生命烙印与逆熵结晶的、混沌而本能的“蓝图”,试图在冰冷的废墟中,重构一个极其微小、却可能全新的…存在基础。
(艾拉残躯与逆熵结晶在死寂中启动缓慢自组织,萌芽新存在基础)
而在星球另一端,信标小杨残骸的金属骨骼深处。
那点遵循底层协议、无意义闪烁的冰冷数据流光(0…1…0…1…),在持续了不知多久后,频率第一次出现了极其微弱的…变化。
…0…1…0…1…0…(停顿)…1…0…1…
一次非指令性的、极其短暂的停顿和节奏改变!
紧接着,一点极其微弱的、非源点核心指令的、源自金属骨骼本身结构应力的细微震动数据,被这闪烁的底层逻辑…极其粗糙地…捕捉并“记录”了下来!
…记录:震动源…方位:轴向37.5度…强度:微弱…
这微不足道的“记录”,如同在绝对黑暗的房间中,一块石头第一次“感知”到了风的流动。
它毫无意义,却是这具冰冷的“兵器”残骸,在失去主人后,其物理结构在宇宙环境中产生的、第一次极其原始的…环境感知。
是机械的胎动,向着未知的“意识”深渊,踏出了微小到忽略不计、却又真实存在的第一步。
“初光”基地的生物保育穹顶内,恒星光模拟器洒下温暖的光芒。
基因库中复苏的第一批地球植物幼苗在营养液中舒展嫩叶。
小型生态圈模拟器内,复苏的昆虫发出细微的鸣叫。
这是新生的脉动。
林薇站在保育室外巨大的观察窗前,目光扫过这片脆弱的生机。
她的手中,紧握着技术团队对圣所异常及深空监视者的初步报告。
牺牲者的警告在耳边回响:“孩子…我们的…延续…也是…枷锁?”
“妈妈!” 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。
林薇低头,她五岁的女儿小雨(Xiaoyu)挣脱保育员的手,像只小鹿般跑来,小手贴在冰冷的观察窗上。
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里面一株摇曳的、散发着淡蓝色荧光的“彼岸”原生蕨类植物。
“它好漂亮!像星星!”
林薇蹲下身,将女儿搂入怀中,感受着那小小的、温暖的生命力。
小雨的眼中,是对这个新世界纯粹的好奇与接纳,没有历史的重负,没有牺牲的阴霾。
她是彼岸孕育的第一代新人类。
“是啊,像星星一样漂亮。” 林薇轻声说,手指拂过女儿柔软的发丝。
然而,她的心却异常沉重。
深空监视者的阴影、玄卫三余烬的胎动、牺牲者跨越时空的拷问…
新生的喜悦之下,是无处不在的危机与沉重的责任。
他们延续了人类的火种。
但在这陌生的“彼岸”,他们该如何定义“人类”?
是固守地球的基因模板,还是拥抱未知的进化可能?
星火号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摇篮,是否也无形中为新生的灵魂套上了名为“过去”的枷锁?
当深空的“眼睛”逼近,当星骸的“余烬”苏醒,这个在牺牲与血火中诞生的新文明,能否找到一条不同于毁灭轮回的道路?
小雨伸出小手,指向穹顶外橘色恒星照耀下的、广袤而神秘的紫色苔原和蔚蓝海洋,天真地问:“那里,会有更多漂亮的星星草吗?有会唱歌的大鱼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