牺牲者们的面容在她眼前闪过——赵凯的决绝,艾拉的守护,李摩的跃迁…
他们用生命换来的,绝不是被另一个“源点”圈养的命运!
“回复。” 林薇的声音沉稳而坚定,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“信息已收到。”
“感谢观测。”
“彼岸文明的发展路径,由彼岸人自行探索与决定。”
“技术蓝图已存档,供我方…独立评估。”
不接受,不拒绝。
保持距离,争取时间。
这条荆棘之路,只能由他们自己来走。
玄卫三,永恒的冰冷死寂被一丝微弱的生机打破。
维生穹顶废墟深处,那厚重的菌丝“茧”内部,自组织的进程正在加速。
包裹着艾拉残骸与暗绿逆熵结晶的僵死菌毯,在结晶持续散发的微弱能量场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催化下,大片区域被“唤醒”,呈现出一种半流体的、灰绿色荧光流转的活性状态。
在“茧”的核心,那颗暗绿结晶周围,一个直径不足一米的、由高度活性化菌群组织构成的复杂结构正在缓慢成型。
它如同一个微型的、生物质的“反应堆”,内部流淌着暗绿与淡金交织的能量流。
结构表面,无数极其细微的菌丝触须如同初生的神经网络,缓缓探出,极其微弱地感知着周围冰冷、死寂的环境中的振动、辐射流和残留的化学梯度。
…震动源…方位:地表坍塌区…强度:低…持续性…
…辐射流:宇宙射线峰值…方向:天顶…
…化学残留:高浓度铁离子…方位:东北37度…距离:约120米…
这些原始、粗糙的感知数据,被核心的暗绿结晶吸收、处理,驱动着这个被自组织本能主导的微小存在——姑且称之为“绿核(Green Core)”——进行着极其缓慢的物质收集(吸收周围的金属碎屑和有机残骸)和结构优化。
它没有意识,只有一种混沌的、源自艾拉生命烙印与逆熵之力的生存与扩张本能。
(艾拉残骸形成的“绿核”完成初步自组织,具备原始环境感知与物质同化能力)
而在星球另一端,信标小杨的金属残骸深处。
那点无意义闪烁的数据流光(0…1…0…1…),在经历了无数次环境震动数据的“记录”后,其底层的逻辑结构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。
一次更强烈的、源于远处“绿核”物质同化引发的轻微地质震动被捕捉到:
…震动源:方位:西南-82度…强度:中…持续性:低…特征频率:识别为“非自然-3型”…(新标签创建)
紧接着,一点极其微弱、源自“绿核”活性化菌群散逸出的特殊生物电信号,被残骸中尚能工作的某个破损传感器极其偶然地捕捉到:
…未知能量信号:方位:西南-82度…强度:极微弱…特征:生物电/混沌…(关联标签:“非自然-3型”震动源)…记录…
这一点点数据的关联和标签创建,如同在绝对黑暗中点亮了一颗微弱的星辰。
这具冰冷的金属残骸,在失去所有外部指令后,其内部破损的硬件与僵化的底层协议,在宇宙环境的持续“刺激”下,产生了一种极其原始、基于模式匹配和简单标签化的…环境认知雏形。
它不再是完全的死物,而是一个懵懂的、仅能被动记录和进行最基础关联的“观察者”。
或许,可以称它为…“归零者(Nullifier)”。
它的“眼”中,第一次映入了星球另一端那个缓慢蠕动的“绿核”的存在。
小雨赤着脚,在生态试验田边缘的紫色苔原上奔跑,橘色的阳光将她小小的身影拉得很长。